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伏天养阳有“妙招”丨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督灸给身体“通阳加油”
发布日期:2025-08-17 16:04 点击次数:148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张颖 邹杰
入伏后,日照的天气一天天热起来,不少人却总觉得肩背发沉、手脚摸着凉,明明没干啥重活,还总提不起劲,换季时更是三天两头感冒。日照华洋白求恩医院中医科医师付煜提醒:这可能是身体阳气不足的信号,而眼下正是用“督灸”给身体“通阳补能”的好时候。
为啥阳气不足会攒下小毛病?付医生解释,中医常说“背为阳,腹为阴”,咱们后背正中间的督脉,就是全身阳气的“总开关”——从颈椎到尾椎,它像一条“能量通道”,管着全身的精气神。可现在不少人天天久坐盯着电脑,肩背总绷着;天热贪凉吹空调,寒气顺着毛孔往里钻;再加上熬夜熬到后半夜,这些习惯都容易让督脉“堵车”:阳气上不来,气血跑不动,肩背发紧、手脚冰凉、免疫力差这些小毛病,自然就跟着找上来了。
而督灸,正是给督脉“疏通加油”的巧法子。付医生现场演示时提到,做督灸时,大夫会先在后背督脉沿线铺一层厚厚的生姜末——这生姜辛温,既能驱走体内的寒邪,又能像“引子”一样,帮着药效往经络里渗;之后再铺上特制的艾绒点燃,艾绒的纯阳热力顺着姜末往骨子里透,“就像趴在晒热的暖炕上,暖意从后背往四肢漫,从里到外都松快”。姜的温燥配着艾的纯阳,直接给督脉“补能量”,让阳气顺着经络跑遍全身,把淤堵的“通道”慢慢通开。
比起普通艾灸,督灸的妙处在于“聚合力”。付医生解释,它不是单点艾灸某一个穴位,而是把生姜的驱寒力、艾草的温阳力,还有督脉本身的经络力聚在一起,相当于给身体来次“深层大扫除”:把堵着的寒气赶出去,把不足的阳气补进来。所以不管是天天坐办公室、肩背总僵着的上班族,还是冬天手脚捂不热的人,或是换季就爱感冒的“免疫力薄弱户”,都适合试试——不少来做的患者说,做完几次后,不光肩背松快了,早上起床也有劲儿了,连换季感冒的次数都少了。
为啥伏天做督灸更合适?付医生表示,这正是“冬病夏治”的道理: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,天地间的暖劲儿足,人体毛孔也张开着,这时做督灸,生姜和艾绒的温阳力能顺着毛孔往经络里钻,比平时更易“透进去”,给督脉补阳气的效果也更实在,相当于趁着“天热”给身体“存暖”,等秋冬天冷时,阳气足了,抵抗力也跟着强。
不过付医生也提醒,督灸虽好,可不是人人都适合——皮肤容易过敏、后背有伤口的人,得先跟大夫说;刚吃完饭或身体太疲惫时,也别急着做。做完后别立马钻空调房,当天别吃冰饮凉菜,让身体的暖意慢慢散开,效果更持久。